社交网络时代的opinion版
在社交网络出现以前,纸刊的opinion版是一个专家争鸣的场所,大家可以在这里交换意见。
但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后,专家与评论者可以直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纸刊opinion的作用。大家可以利用社交网络而非纸质刊物来交换意见,发表意见也变得更为方便。
在纸刊环境中,一版上往往有多个不同的opinion,读者读起来就能意识到这些是opinion,不代表报社观点,而且opinion彼此之间有冲突,所以会有平台感。但在社交网络时代,用户的感知不再如此。
出版商
- 读者只能看到单篇文章,只能感到原子化的单篇文章。这样的单篇文章通过微博等社交账号发出去之后,再经过层层转发,用户只会感知到这篇文章,不会感知到同一个账号还发过不同的评论。
- 用户会认为报社是账号,微博、微信是平台,很难认知到报社的opinion版也是平台。这是由发帖的模式决定的,能认知到opinion版的人都不多。
- 用户会认为文章代表报社的态度,因为报社账号选择了这篇文章而非那篇文章来发微博。
主要是opinion的逻辑变了,过往,大家要通过纸质刊物交换意见,这个环节有编辑的参与。而现在,大家通过社交网络交换意见,这个环节不需要编辑的参与,社交网络是更彻底的opinion版。
在现在的语境下,媒体刊发一篇opinion,就如同转发一条别人的微博,在不知情的读者看来,形同背书。其实连发文的编辑都未必同意文章的内容,只是专业判断该发,那就要发。编辑判断会不会出错呢?会,这就和错别字一样,一定会。但是错别字没什么人计较,而未达标的opinion在原子态社交网络传播的背景下会让人怀疑平台的水准。
改进方案:
- 在每篇opinion的开头,摆上相关议题的几个不同角度的opinion文章标题与链接,注明“其他意见”,让用户意识到这是opinion,不代表报社意见。这样做可以让用户在微信等渠道点开分享之后仍然能看到多个不同角度的opinion组合。
- 社交网络上,将opinion组团发送,一次发送一个议题的多个opinion标题与链接,不要单条发送。
社交网络
严实博士的一句微博让我觉得很有趣。
需要吵架的想拿去的请便,各取所需。
以财新最近遇到的opinion争议为例。
以下是最近一个月财新的opinion搜索结果,关键词是“疫情”,搜索引擎为duckduckgo:
随便截了两屏。可以看到,opinion覆盖的门类、角度广阔,建设性强。
针对同题,财新也会刊登不同角度的opinion,它们思考会有区别但也不一定矛盾,例如
但是,在社交网络上,这些文章的曝光量是不一样的。为了逐利逐流量,很多社交账号有各种各样的民粹倾向。这些账号会选择边缘观点,然后攻击或者吹捧。也有一些账号网络,出于政治或经济利益,故意挖掘边缘opinion,然后再将其组合起来,塑造出某种平台形象。篡改和混淆就更多了。就像严实的微博所说,发行商发表的内容会成为部分群体吵架的原材料。找到任何一个账号,把它历史上发表的言论翻一翻,都可能找出摆在一起看似相互矛盾而荒谬的言论组合,可以吵得很开心。普通账号如此,更不要说海纳百川的平台了。
在任何内容集群中,总存在更偏边缘的部分。假设中庸与边缘的比例是9:1,经过社交网络对边缘内容的放大之后,给人的印象可能是1:9。在这种作用下,人们从社交网络上间接获得信息,会对内容提供商的形象产生误解。在电视和微博上都看央视的人和只在微博上看央视的人,会对央视有不一样的形象感知。前者能够感知到央视编辑的工作,后者只能感知到“社交编辑”的工作。普通中国人对路透社的感知,和路透社直接读者的感知,也是不一样的。
一流信息经过二流账号加工,可能就变成三流信息了。“社交编辑”对部分人来说是一种获取消息的可靠编辑模式,但通过这种方式无法了解到某一家发行商的形象。就了解消息而言这没什么,但如果想长期打造自己的消息系统,还是需要对各发行商有认知才行。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